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教社区 > 学前教育

孩子缺少了“孝”的教育?(上)

2014-05-03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从我们对“孝道”的提倡这个侧面,也可以见出“现在的孝道是一代不如一代”。

上海的一场高校联合招聘会上,一些毕业生表示,父母并不急着让他们赚钱养家,有的还建议他们先待业结婚,等就业形势好转再找工作。为了给孩子找工作留出宽裕时间,父母情愿被“啃”。家庭条件较好的尚可,没这个条件的,可能还会羡慕不已呢。理解这些父母吧,想必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老鹰”翅膀下的“小鸡”迟早有一天要独自生活的。

我们的孩子缺少“孝”的教育吗?答曰:唯唯,否否。当我们眼看着自己周围或家里“不孝”的事例逐年增多,我们似乎可以将之归因于“孝道”或“孝德”的缺乏。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从我们对“孝道”的提倡这个侧面,也可以见出“现在的孝道是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会产生“孝道缺失”的社会现状呢?人们寻出了各种不同版本的解释。一曰“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论,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养成了他们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二曰应试教育压力论,在高考指挥棒强大魔力的支配下,为了让孩子们在将来能“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冲过“独木桥”,家庭、学校、社会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三曰市场经济冲击论,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存在滑坡现象,重金钱、轻亲情、重利轻义,追逐物欲等思想意识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而孝敬老父老母这个中华传统美德则被抛之脑后,或者虽有“孝”的意识,但对于处在事业发展期的中青年人来说,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照顾老人,或者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家庭不堪重负,对老人的赡养不得不放在其次。身教重于言教,大人们对自己父母的不能尽孝,必然影响到下一代对父母的态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