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5

一、从鼓励孩子的兴趣出发。
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生活,其实他们很小就有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有的家长在家里修些什么或种些什么,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瞧着,甚至跟着家长一起摆弄,这时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因势利导,要鼓励他们,让他们也一起参与,家长可以在一边作些指导。
二、要放手让他们去做。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现在的学习那么紧张,怎么还能让孩子做这些家务呢?其实,孩子的学习和做家务是不矛盾的。好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把书读好就可以了,因此安排出最好的时间让他们去学习。而孩子呢,恰恰又可能不懂得珍惜这些时间。如果放手去让他们做些家务,然后再来完成学业,恐怕效果会更好些。有的家长怕麻烦,什么事情都不敢放手。叫孩子去拿牛奶,怕把奶瓶给砸了,让孩子去洗碗,又怕把碗敲碎,让他们洗衣服,又怕把脏衣服没洗干净,身上的衣服又给弄脏了,还是自己做做算了。而这些可能会给孩子留下消极的心理影响,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同时给以鼓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满足。这种成功很容易转化为自信心,也就是坚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好一切事情,不仅家务劳动如此,在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三、利用“自然后果法”加强劳动观念的培养。
所谓“自然后果法”,就是指利用事情造成的结果来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孩子不愿意洗手帕、袜子等,就让它搁着,等干净的用完了,他自然地会想到要去洗了。自己的房间不愿意整理,学习用品不愿意放好,就让他自己感到很不方便,很不舒服,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去整理。这样使他知道不劳动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当然,这种方法,能偶一为之,采用这种方法之后,紧接着的,还是要教育、疏导,并用自我料理的实践,让孩子去经受锻炼,获得自我料理成功的乐趣与各种有益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