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社区 > 家教案例

“十佳少年”是这样“炼”成的

    她是年龄最小的全国团代表;

  她是新一届“全国十佳好少年”中的一员;

  她就是刘凌英枝,一个14岁的“名女孩”……

  刘凌英枝小档案

  出生年月:1990年1月28日

  生肖:马

  个性:责任感强、热心、活泼,有点像男孩子

  爱好:睡觉、上网、游泳、打篮球、看古文

  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猪

  2003年10月被评为“全国十佳好少年”。

  早教:自己的孩子自己管

  从刘凌英枝出生的那天起,爸爸妈妈就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培养孩子,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搭把手。

  刘凌英枝16个月大的时候,妈妈为她买了几盒3~5岁孩子用的识字卡片、数学卡片。每天刘凌英枝睡午觉前,妈妈就会让她看几张卡片,并告诉她这是什么,中文怎么念,英语怎么念、几加几等于五……

  一段时间之后,刘凌英枝看到她曾经念过的卡片,就会奶声奶气地告诉大人这是什么,英语怎么念……3岁的时候,刘凌英枝就开始看《水浒》、《三国》等古典名著的连环画了。

  不过,虽然在无意中学了很多汉字和英语单词,但上小学时,刘凌英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一开始,她的字写得特别难看,老师为此还专门找爸爸妈妈谈了话。不过,在老师的细心培养下,刘凌英枝写字不断有进步,还参加书法比赛得了奖呢!

  当问到刘凌英枝有什么特长时,她想了想说:“好像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各方面都比较平均。”

  念幼儿园时,妈妈曾经想过让刘凌英枝学讲故事,可不知道为什么,刘凌英枝铁了心地要学手风琴。不过,学了两年后,刘凌英枝幼儿园毕业了,学琴生涯也结束了。

  上了小学后,老师对她说别的孩子都有特长,你最好也能有一两样,这样才能增强竞争力啊!一家三口商量了一下,决定让刘凌英枝去学钢琴。虽然不是很喜欢钢琴,但天生的责任感让刘凌英枝还是尽心尽力地学习。

  不过,随着学习任务和活动的日渐增多,刘凌英枝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爸爸妈妈知道她并不特别喜欢钢琴,所以考出钢琴五级后,就同意她不学了,着实让刘凌英枝高兴了一把。现在有空的时候,刘凌英枝还是会弹弹琴,自娱自乐。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游泳、上网和打篮球。

  机会:好的开始+充分准备

  刘凌英枝所有的机会来自于一次自我介绍。

  那是刘凌英枝上小学后的第一节课,按照事先班主任布置的“功课”,每个孩子都进行了自我介绍。虽然都在家里由父母帮着准备过,但大多数孩子都说得很简单,只有刘凌英枝侃侃而谈,从自己的名字一直说到她上小学的心情、对今后的希望……表达得即从容又流畅。班主任在惊讶之余,也对刘凌英枝刮目相看。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自我介绍”就是一种考验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而正是这一次的出色表现,使老师在几十个孩子中记住了刘凌英枝,从那以后就一直着力培养她,给她创造各种机会。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看看刘凌英枝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何而来——

  在刘凌英枝小时候,妈妈给他买了很多故事书,经常给她讲故事。讲完以后,还要让刘凌英枝看着画面复述一遍。如果有些地方讲得不全面,妈妈就会进行补充,并告诉她这句话这么说为什么好,那句话这么说为什么不好,最后还要根据故事的内容提点小问题,让刘凌英枝回答,比如这个故事里有几个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吵架等等。

当初妈妈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教育目的,但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正是这些故事培养了刘凌英枝最初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虽然刘凌英枝在家里能说会道,可在幼儿园,她并不是一个特别出挑的孩子,胆子也很小。有一次,爸爸妈妈去看幼儿园刘凌英枝主持节目,只听那声音轻得跟蚊子似的,小手放哪儿哪儿就别扭,眼睛也不知道往哪里看。

  暑假里,班主任来家访,正巧只有刘凌英枝在家。只见她一会儿给老师端茶倒水,一会儿与老师聊天……老师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原来这个孩子挺能说的嘛!她提醒爸爸妈妈,要让刘凌英枝练练胆子。

  从那以后,爸爸妈妈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排练”,特别是幼儿园里有活动的时候,无论多忙,他们都会抽时间在家里让刘凌英枝表演或主持节目,告诉她在台上手该怎么放,眼神要怎么样,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手势……

  练完了,妈妈就会对刘凌英枝说,你做得很好,上台的时候保持就可以了!因为妈妈是演员,刘凌英枝特别相信妈妈对她的评价,上台后胆子就放开了,不仅声音响亮了,态度也自然了。

  当刘凌英枝大班毕业时,她早已成了幼儿园的小讲解员,专门接待全国各地来参观的客人,还主持了那年六一节全园的文艺演出。

  从此以后,只要有什么机会,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刘凌英枝。而刘凌英枝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望,不仅学习好,而且能力强。不久,她就通过竞选当上了学校的儿童团团长。在各种比赛、竞选、演讲中,刘凌英枝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沟通:我们仨是朋友

  刘凌英枝最忠实的“后援团”就是爸爸妈妈,他们也是她最喜欢的聊天对象。在采访时,刘凌英枝说着说着就像小娃娃一样,依偎到了妈妈身边。一家人关系好得让人羡慕,而其中的道理却并不深奥。

  虽然把女儿送去寄宿,但爸爸妈妈并不认为就此万事大吉了。他们觉得,在幼儿园里就应该以老师为主,所以平时没事,夫妻俩从不打电话去幼儿园嘘寒问暖。但是,每当刘凌枝英回家过周末,爸爸和妈妈都觉得应该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明白自己是家里的主人,父母是她的朋友。所以,无论多忙,他们都会抽时间和女儿聊聊天,交流彼此的想法。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陪女儿,他们也会把原因原原本本地告诉她,取得她的谅解。

  从女儿出生开始,爸爸妈妈就打定主意,与女儿有关的事情都要与她商量,让她自己决定。

  升小学的时候,刘凌英枝突然提出不想再寄宿了,想天天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那时,差不多已经到了报名截止时间,他们那个学区仅剩下一所环境很差的小学。爸爸妈妈就想把女儿送到一个民办的寄宿小学去读书。在正式着手办各种手续之前,他们郑重地和刘凌英枝商量这件事,让她自己选择去哪个学校,并把家里的现实情况一一告诉了她:父母很忙,平时可能没空陪她去民办小学要交费,所以家里的经济可能会有压力……

  虽然离报名截止时间没几天了,但爸爸妈妈还是留了两天时间让刘凌英枝自己考虑,并带她到那两所小学“实地考察”了一下。最后,刘凌英枝选择了去寄宿小学读书。

  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让刘凌英枝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情都不盲听盲从,特别有主见,点子也特别多,人称“点子大王”。

  刘凌英枝逐渐长大,遇到的问题也是“日新月异”。对此,爸爸妈妈的对策就是“不断学习”。比如,刘凌英枝在幼儿园里学电脑,爸爸妈妈也赶紧去接触电脑知识,如果女儿有问题的话,就可以在他们那里得到帮助。

  进小学后,刘凌英枝渐渐成了学校里的“明星”,遭来了一些嫉妒的目光,甚至还被人造谣。刘凌英枝对此非常伤心,与一些同学的关系也陷入僵局。该怎么帮助女儿呢?这是爸爸妈妈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斟酌了半天,才有了主意。

  爸爸妈妈找了个机会和刘凌英枝谈天,告诉她做人要心胸开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还要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这么多荣誉和机会都给你,你有什么资格?你只有做得比别人好,别人才会心服口服。同时,爸爸妈妈还和老师进行了沟通,澄清了事实,并为刘凌英枝创造一些机会,与那些同学相处、交流、合作。没多久,事情解决了,而爸爸妈妈也从中学会了应对类似问题的好方法。

  现在,刘凌英枝和同学们的关系都很好。有个暑假,电视台要给刘凌英枝拍专题片,需要很多同学配合。每个接到电话的同学都冒着烈日赶到学校,帮助拍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