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社区 > 家教论文

留给孩子的传家宝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传家宝”非有形的物质财富,而是祖辈们辛勤耕耘人生的宝贵经验,是做人做事无愧于心的人生信念。老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质财富只是“身外之物”,总有消耗尽的时候;可精神财富却无穷匮也,是真正能让孩子们幸福充盈地走完人生路的至宝。
  
  曾祖母的传家宝
  ——讲述人:高娟,31岁
  
  曾祖母在我的印象里,衣服总是穿得清清爽爽,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神态总是安安静静。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一副优雅的姿态,说话慢条斯理、不急不躁。
  
  婶子与曾祖母的关系不好,经常无理取闹,但曾祖母从不与她争论。每次遇到婶子恶语相向的时候,曾祖母总是一脸平静地说:“声音轻点,让别人听到多不好。”
  
  而且,每有亲戚来访,她从不说家人的坏话,就连常常无理取闹的婶子的坏话也不说。
  
  那时,全家人的一日三餐都是问题,早晚两餐只能喝粥,而到了下半年,只能用红薯充饥。我常常看到村里的一些老人,因为日子穷苦,面露悲苦之色,甚至与人聊天的时候,常常聊着聊着就失声痛哭起来。而那时我的曾祖母已过耄耋之年,家中这样的光景,她怎能不愁?但我却从没有见曾祖母向人诉过苦,更没有见她在艰难的光景中哭泣过。
  
  有一次翻家谱,我发现里面有几句家训:人前不露怯,远足不露财,内外当整洁,自奉须俭约……慢慢地,我明白了,曾祖母的作风中秉持了祖上的训条:日子再苦、命运再舛,也避免以悲苦之色示人。
  
  而我这个“最贴心的玄孙女”大抵无形中受了曾祖母的影响,这几十年的岁月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委屈,或者艰难困苦,我都很少向人诉苦,也很少在人前“露怯”。
  
  结婚以后,每次朋友聚会,女友抱怨丈夫如何不顾家时,只有我笑而不语。
  
  “从不听高娟抱怨,看来还是高娟的老公最模范。”朋友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其实,不说他的不好并不代表他完美,我们偶尔也会因琐事吵架,只是吵完之后,我都会自己想办法消化,让矛盾止于此;而一个给足自己面子的老婆,总会让丈夫在聚会后感觉到我的好。
  
  有时家里经济紧张,我也会尽量节约,不向别人借钱,自己想办法克服。因为我始终认为:遭遇的苦楚还需要自己来面对,向人乞求怜悯,不如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带给别人痛苦,不如带给别人欢愉。
  
  虽然我们没有多少钱,但我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而我也总是想起曾祖母那优雅、平静的姿态,那姿态渐渐融入我的身体里,并让我从心里涌出无尽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人生一个又一个难题。

姥姥的传家宝:千有万有不如自己有
  ——讲述人:姝然,26岁
  
  在老家,只要提起姥姥,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不一般!上世纪50年代初,在那个男尊女卑思想还很严重的江南小镇,姥姥就走了一条和大多数女人不一样的路。
  
  姥姥出生在大地主家,优越的家境让她在当地最好的公立学校上学。解放前夕,各地打土豪的运动让姥姥家一下子败落,她只能退学。因为长得漂亮,好多人都向姥姥提亲,姥姥却说出这样一番话:“结婚可以,条件只有一个:供我继续上学,并且要等我中学毕业后再成家。”那时,别说女孩子,好多男孩子都不上学,觉得要花钱,又没什么用。姥姥却说,人一定要有文化,才能有本事;有本事,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姥姥的条件吓退了一大片提亲者,只有姥爷答应了。事实上,在上学的这几年里,姥姥遇到很多比姥爷条件好的男人,但她一毕业就和姥爷结了婚。姥姥说,人要讲诚信,别人才会对你好。
  
  姥爷家是贫农,结婚后,姥姥一下子从城市人变成了村里人。按照当时的风俗,男人出去赚钱,女人不能抛头露面。但姥姥坚决要求出去工作,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后来被调到乡里、县里。更为难得的是,姥姥不仅在外做得好,在家一样把所有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几个孩子全是她一手带大的,还带大了孙子、外孙。
  
  我就是姥姥带大的孩子。从小她就对我说,女人不比男人差,一样可以过得好,而且一定要过得好。她常常跟我讲她自己的故事,讲她的婚姻,并让我记住一句话:千有万有不如自己有,老公还要伸一下手。只有保持了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有精神上的从容,才能嫁得好、过得好,因为那时的你找的不是饭票,不用事事受制于男人。
  
  姥姥说,在孙辈的几个孩子中,我最像她。确实如此,一直到现在,我最欣赏的都是像姥姥这样的女人。受姥姥影响,我从小就很上进、要强,高中毕业时考上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念完本科后又考取了研究生,凭自己的本事在上海扎下了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也始终记着姥姥的话,不要找饭票,而要找伴侣。这些年,什么毕婚族、宝马女、傍大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婚姻现象和言论层出不穷,我却始终认为,那是在用一世的风险换一时的风光。
  
  在我的老家,女人依靠男人养活的到处都是,而且很多女人称之为“幸福”。我妈经常对我说,你看谁谁谁多有福气,老公这么有钱,孩子又有公婆帮着带,她什么事都不用做,每天就是玩。我对我妈说,如果这是种福气,我宁愿不要。多少怨妇,都曾经沉浸在这样的“福气”里。女人的独立,不仅是自信,还是自爱的表现。当女人不用依赖男人也能过得很好时,她才能从容地生活,从容地走进婚姻。这样的底气和从容,是姥姥给予我最大的生活财富。

外公的传家宝:静坐多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讲述人:小田,32岁
  
  外公是个裁缝。20岁那年,他一个人挑一台缝纫机,从偏僻又闭塞的家乡来到小县城,先是给别人打工,然后自己开了家小缝纫店,最后把我那年轻美丽的外婆从她前夫手里“拐”走了。外婆之所以肯跟外公走,是因为她的前夫嗜好烟酒,好吃懒做还打老婆。
  
  换成现在,外公的行为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救美。但在上世纪50年代,他的行为无疑是反了天了。除了外婆的前夫和亲朋,连十里八乡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会时不时地跑到外公的裁缝铺来啐口水。但他却一点都不在乎,永远是一脸镇定、笑容满面的。
  
  不过,一开始,外婆也会双手叉腰地跟人去对骂,每每这时外公就拽住她:“你很讨厌他们的行为不是吗?但你跳出去跟他们对骂对打,不就也成那种人了吗?”说完,外公拿着一块木炭,在门背后写下这样一句话:“静坐多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平时多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别成天说人家的是非。”外婆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外公的通俗解释却让20多岁的她豁然明白了这个一生都要坚持的做人准则。多年以后,我刚记事起,外公外婆就会指着门背后一遍遍重写上去的家训跟我说:“孩子,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啊!”
  
  记得上小学时,院子里有三户人家的小孩互相谩骂,打得不可开交。我就召集了他们几个人“开会”,还将姥爷的话在小黑板上写下来,告诉他们要团结友爱,别人前人后地说人坏话。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小朋友们心中的“和事佬”,连大人都夸我不小家子气,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后来结婚,老公出身一个庞大的家庭,他们几个兄弟一有不和,我都会提醒老公:“家事无大事,别成天跟人嚼舌根,多想想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对,才有利于家庭和谐。”我的两个妯娌住在一起,常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我就会劝她们大气宽容些,就连婆婆说她弟弟妹妹的不是,我也会劝她:“您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嘛!随他们去,威严是要用行动而不是嘴巴树立的。”渐渐地,家里人有什么心里话都喜欢来跟我说。因为他们知道,我这张嘴守得住秘密,还不会在背后说人坏话。等我的孩子长大后,我一定也会把“静坐多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人生信条,认真地教给他。

妈妈的传家宝:60岁未到,别笑人瘸脚瞎眼
  ——讲述人:张琴,29岁
  
  我6岁那年,在小镇的街上看见了一个奇怪的小孩。她个子很高,头发卷曲,眼睛很大,但是上嘴唇却是豁的。长长的一道口子,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牙齿。这让一个原本很漂亮的女孩变得狰狞恐怖。
  
  我永远记得,有几个男孩跟在那女孩身后,笑着冲她嚷嚷“缺嘴巴”、“豁嘴子”。女孩的妈妈牵着她,也不去干驱赶背后调皮的小孩,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走。她大概早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了吧,所以根本就没哭。我对这样一个“怪小孩”充满好奇,但却没胆量跟在她身后一探究竟。
  
  回到家后,我抑制不住,跟妈妈说了那个怪孩子的事情。现在想想,当时描述时我除了一脸新奇外,很可能还有奚落和嘲讽吧。因为妈妈还没听完就狠狠地教训我:“不准嘲笑别人的缺陷!人家知道了多伤心啊!”我就反驳:“我又没学那些男孩当面嘲笑她……”妈妈就怒了:“你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有老天在看着你知道吗?小心有报应!”
  
  很快,我就觉得我妈简直是神人。因为当天晚上,我反骑在一把木椅上,不知不觉睡着了,椅子倒下去,我磕到了一个木盆上。妈妈跑过来,在一滩血里找到了我的一颗牙,然后发现我下嘴唇豁开了一个一厘米左右的口子。她一边慌张地叫来爸爸,一边骂我:“我跟你说别笑人家兔唇,这么快就遭报应了吧?”我当时那叫一个伤心欲绝啊,看来,我也要成为那种走在街上被人笑话的小孩了。
  
  到了医院我才知道,我这样的伤口只要缝几针就好了,不会成为难看的“豁嘴”。痊愈后的下嘴唇上有一处不太明显的疤痕,妈妈常常指着它跟我说:“60岁未到,别笑人瘸脚瞎眼。你知道了吗?”我狠狠点头。
  
  从那以后,每次看到路边的残疾乞丐,别的人指指点点,我却从不多说什么,有时还会给他们一些钱。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做客,他舅舅刚被烧伤,整张脸十分吓人,许多人看了他就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上门。只有我,坦然地去他家拜访,还和他聊了好一会儿。过后,舅舅一直逢人就夸我心善,还对男朋友的妈妈说:“小琴可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可别错过了。”
  
  等我的儿子长大后,我也要指着嘴上那道不太明显的疤痕告诉他:“别嘲笑别人瘸脚瞎眼,因为他们外表虽然残缺,内心却与我们一样完整。”

父亲的传家宝:人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讲述人:苏眉,37岁
  
  如果要贴标签的话,我就是“官二代”。上世纪80年代,父亲就开始在一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当一把手,几十万的人在他手下,巨额的资金归他调配。但父亲为官清廉,从不拉关系为自己升官,更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私利。从小,他就跟我和姐姐说:老爸走到今天都是干出来的,所以你们也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父亲是1961年从农村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但毕业的时候,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他被分配到西北的最基层去当工人。然而20多年过去,父亲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这家企业的当家人。其实不用父亲说什么,他自己的经历就已经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和姐姐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这在当地那些“官二代”中,是非常少见的。
  
  然而考初中那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贯成绩优秀的我竟然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学校。
  
  重点学校的校长归父亲管,他只要打个招呼,我上学的事就是小菜一碟。但是,我也不知哪儿上来的一股子倔劲儿,坚决地对父亲说:“我就上普通学校。”当时多少没考上重点的孩子家长都在托关系走后门,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我却放着现成的关系不用,很多人说我傻。可是靠着老爸上好学校,我会觉得很丢人,抬不起头来。
  
  父亲夸我有志气,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就这样,我上了一所师资力量并不太好的普通中学,然而中考的时候我凭自己的本事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并在三年后考取了北京的名牌大学。
  
  走上社会也这么多年了,不管生活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坚信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挺过去。我知道,这个信念来自父亲。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我觉得正是父亲将他的信念传给了我,喂养了我灵魂,影响了我的人生。
  
  “传家宝”犹如春风化雨,代代受益;而有些从祖辈口中传下来的错误的、不合时宜的,甚至病态的精神传承,也会让一个人或整个家庭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出问题,说它们会害死人也不为过。

错误的家传:儿媳妇都是外人
  
  刚结婚没多久,陈梅芳就发现老公特别听婆婆的话,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跟婆婆汇报,让婆婆决定,自己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一次吵架后,陈梅芳说:“你们家都把我当贼防着,难道我是外人吗?”老公听了,就说:“对,我妈说了,儿媳妇女婿都是喂不熟的家贼!”这话一出,让陈梅芳惊讶不已。
  
  的确,她经常听婆婆念叨:“儿媳妇再亲也不是女儿,把我养了二十几年的儿子抢走不说,还就知道花我儿子的钱,也不往家里拿钱。不是家贼,是什么?”自从陈梅芳生了儿子后,婆婆更是严格看护,还对孙子说:“我们一家都姓吴,别的人,都是外人。”
  
  就这样,陈梅芳自动把自己列为外人,一开始觉得委屈,后来也渐渐习惯了。如今,婆媳之间很少来往。在陈梅芳看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几十年之后,她可以找自己生的去养老,作为外人就没必要操心了。
  
  错误的家传宝:三从四德,绝对服从男人
  
  常淼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她的世界由此分成两个。发病的时候,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女皇,把丈夫、家人、病友都当作她的仆人,盛气凌人地肆意支使,快乐极了;可是,当她服药后恢复正常时,她完全变成另外一个女人,说话不敢大声、唯唯诺诺,对丈夫卑躬屈膝,曲意逢迎。
  
  究其病因,原来常淼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她的家族要求女孩子必须严格恪守三从四德,绝对服从男人。她的妈妈、奶奶都是如此,她从小浸染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被这样要求长大,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深深融化到她的血液里,内化为强大、严苛而缺乏弹性的“超我”——自我道德要求。可她后来接受的社会教育与此相矛盾,两者剧烈冲突,想调整却回天乏术。当她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只好运用分裂的机制,忘掉、否认那个屈辱得像个女仆的自己,调换角色,走到反面的另一个极端——全能的女皇,以此来求得内心的平衡。
  
  我们列举这些正反两面的例子,是想说明家族传承对人的影响力。它超乎想象地强大和深刻,从意识到潜意识,从白天到黑夜,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承不承认,它始终在不停地运作,塑造着你,影响着你。
  
  了解家族传承的威力,我们就要重视它。除了先天、自然运作、不可抗拒的部分,家族传承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力量,还因为它在人类几乎所有最原本、最重要、最深层的情绪情感,包括爱、亲情、联结、亲密、认同、归属感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甚至常常就是它们的代名词和替代物,所以它对个人的意义非同凡响。有时即使是错误的,也会让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如那位女病人,对她而言,违背家族规条就意味着对爱、家族与生命的背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