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7



1.西岗区香炉礁街道举办的暑期小学生托管班。
2.某学校的厨师正在配送午餐。
3.校车行驶在马路上。
未来,孩子们在校读书会是啥样子?今年,市政协委员多份关于“教育话题”的提案勾勒出一份教育发展的构想:每天,孩子能坐着安全、经过严格管理的校车上学、放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每天能吃到安全放心的午餐;放学后孩子们可以在正规的托管机构完成课后学习……
教育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的市政协委员提交的40余件事关教育的提案,涉及学生午餐、校车、教育信息化等方方面面,件件牵动民心。市教育局在答复办理中,推动了我市教育工作朝着委员们描绘的“春天”一步步迈进!
各种社会力量均可参与小学生课后托管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内五区小学生有课后托管需求的人数约为31000人,占五区小学生总数的30%左右。而我市存在的各类托管班大约有1400多家,其中,有教育资质的不到1/5,既无教育资质,也无营业执照的黑托管班约占1/3。托管班存在问题严重。调查中发现,有刚毕业无工作的大学生租个房子办托管班的,有退休的老人租房子办托管班的,有家政服务企业兼带托管班的,而且收费不统一,无固定标准,有每月收费300元的,有每月收费500元~1000元的,近年来,托管班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市政协委员汪海伦建议 托管行业还得让社区和学校成为“主力军”
还得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使其成为托管行业的“主力军”。鼓励学校自办“托管班”,合理收费,自愿参与。如北京市部分小学实行的在15时30分后由学校提供一些特长班,每学期开学后可报名,17时左右放学,报了兴趣班的可以报托管班,一直托管到18时,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保证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安全。鉴于义务教育相关政策要求,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托管收费标准,给予学校和教师相应的补贴,如沈阳沈飞子弟学校,每月收取150元托管费。也可实行社区托管,由社区提供场地、管理人员并组织管理。
市教育局答复 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生课后托管
在小学生托管工作上,不仅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担负起直接的社会责任,街道和社区也应积极作为,努力发掘各种资源,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小学生托管,同时鼓励其他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公民个人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托管及开办托管机构。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可以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为学生提供非营利性的校外托管服务。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严格审查同意,并由民政部门审批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及其他相关许可后可以开展托管服务活动。
已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举办单位或举办者,可以组建由“五老”爱心人士、社会志愿者、家长义工、退休教师等共同组成并可以无偿利用校舍的免费的公益性托管机构。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同意后可以使用现有校舍开展公益托管活动,政府投入一定资金给予志愿服务人员适当补贴。
个体工商业者和家政服务公司等社会力量也可以进入小学生托管市场。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审查同意,并由工商部门审批取得营业执照后可以开展托管活动。
三年内 将新建学校食堂136个
市政协委员丁银萍建议 家校双方组成的“膳食委员会”
中小学生在学校能否吃上热饭、饱饭、有营养的午餐,成为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关注和牵挂的一件大事。然而在调研中,记者发现,我国学生营养午餐的推广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市共有800多所中小学,仅有341所学校建有食堂,241所学校自办食堂,其他学校大多采用配餐企业送餐的形式。有食堂的学校,少有懂食物营养搭配的专职学生午餐管理员,更没有营养师,做饭的师傅大多是随意聘请。
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学生午餐领导机构,引导当地蔬菜基地与学校食堂及负责学生餐饮的配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直接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经统计,扣除食堂供餐基本运行成本,学生餐达到营养合理,一餐成本约为8.987元,不包括配餐车费、税金、生产厂房租金等,现有学生午餐标准为小学生6元钱,初中、高中学生7元钱,建议在此基础上补助3元~5元,以满足每位学生每餐吃饱、吃好的需求。
各校可以成立由家校双方组成的“膳食委员会”,负责管理监督学生午餐工作;建立配餐企业退出机制,配餐企业出现服务质量问题且不能有效整改的,学校“膳食委员会”有权与其解除合同;各学校的“膳食委员会”中家长代表比例达到一半以上,一学期内被举报3次的配餐企业将无条件退出服务。
市教育局答复 2016年底全市六成学校配备食堂
在城区,采取“学校食堂+企业配餐”的方式供餐,具备开办食堂条件的学校加快建设;不具备条件的,选择企业供餐,完善选餐机制、加强生产经营监管、建立退出机制,提高企业配餐质量。在农村,采取“学校食堂+熥饭”的方式供餐,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对于规模较小、不具备开办食堂条件,由学生自带午餐、学校提供免费的熥饭服务。
2014—2016年,我市将新建学校食堂136个,其中,今年,新建学校食堂40个,解决3万名学生就餐问题;明年,新建学校食堂55个,解决3.6万名学生就餐问题;2016年,新建学校食堂41个,解决2.6万名学生就餐问题。到2016年底,全市学校食堂总数可达到536个,新增供餐能力9万余人,全市学校食堂供餐能力将达到34万人,供餐比例可达到在校学生的62%。
对农村地区不具备开办食堂条件的学校,按照实际需求配备熥饭设备,学校集中在普兰店市和庄河市,共有109所学校,需要配备113套熥饭和冷藏设备。今年,市财政一次性投入90.4万元,全部完成熥饭设备配备工作。市、区市县每年投入3300万元,免除或部分免除低保家庭学生午餐费用。
安全时刻牵动家长的心
目前,我市市内五区共有中小学校207所,在校学生共计16.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市内五区学生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为30178人,约占18%,私家车接送人数为18463人,约占11%,步行和骑车为115383人,约占69%,乘坐校车、学校和家长租用的车辆及其他形式上下学人数为2976人,约为2%。涉农地区学生出行大多依靠校车,中小学生出行安全始终牵动着众多家长和老师的心。
市政协委员孙民建议 建立“公交学生专用车”
目前我市主城区的初高中绝大多数没有校车,配备校车的学校校车数量也不多,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市内初中、高中约100所,在校生人数约25万人~30万人,而接送孩子的家长约30%~50%,也就是说在早晚高峰时段有十几万辆私家车上路。
可以由公交集团建立覆盖主城区的学生出行智能化管理平台,将全市的初高中学校全部纳入智能化管理平台,学校作为平台的管理对象和管理终端。给予公交集团一定的补贴添置一定数量的车辆,或调配一定数量状况好的车辆作为“公交学生专用车”,在学生上下学的早晚高峰时段,根据学校分布情况沿主要交通干线运送学生(含教师),快速地疏导学生流。
市教育局答复 今年涉农地区校车覆盖每一个村屯
我市在2012年启动了涉农地区校车工程,并在普兰店市进行了先行试点。去年初,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金州新区、保税区、瓦房店市等8个涉农地区进行了推广。8个涉农地区共需配备专用校车1014台(分三年完成),2012年共配备368台,2013年配备328台,到今年底1014台专用校车全部到位,届时,涉农地区校车数量基本能够覆盖有需求的每一个村屯,农村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会得到有效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