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导读 > 生理健康

户外“天然冰箱”成细菌发酵箱

    连日的低温让一些大连人都感到异常寒冷。不过,不少家庭却利用起低温,把家里贮存的肉类、海鲜等放在窗外,利用户外天然免费的“冰箱”冷冻食物。记者昨日在五四路附近的一个小区里看到,很多家庭的阳台外架子上都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纸盒箱、白色泡沫箱,里面放着各种需要冷冻的食品。

 
   利用户外免费的“冰箱”冻点食品,这成了不少市民冬季里储存食物的一大法宝。不过,大连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却提醒说,尽管最近大连气温比较低,几乎都在零摄氏度以下,但这个温度完全达不到冷冻食物的标准。而且白天阳光照射下,晚上刚被冻上的食物也会融化,在反复解冻过程,食物俨然当成细菌培养器皿,滋生了大量细菌。
 
 
  馒头热了再热
 
  最易寄生细菌
 
   三天前,市民沈女士刚跟朋友一起花200多元团购了一箱馒头。可是,她最担心的是,这些等到春节时才要“蒸蒸日上”的馒头虽然好吃但不耐放。回家后,她的母亲让她把馒头礼盒放在窗外。可是,晚上虽然气温低,馒头总是冻了化、化了冻,才两天就开始长毛。
 
    “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并不是完全无菌的,冷冻的馒头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微生物污染。但是在冷冻的条件下微生物很难繁殖,处于抑制状态。反复冷冻和解冻导致温度回升,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馒头就特别容易变质。”罗冰告诉记者,馒头等加工好的淀粉类食物是很爱老化的。虽然老化的馒头可以通过“煮、蒸”等烹调方法再加工,但是仍然会导致少部分淀粉难以吸收和利用。这就是反复蒸但没有吃的馒头变硬的原因。另外,不要以为发霉的馒头用刀切去霉点就没有问题了,其实变质的馒头中还可能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这些微生物很难通过肉眼发现。一旦出现霉斑,馒头就不能再吃了,馒头其它部位也已经出现霉变,出现霉变的地方只是爆发点而已。记者杨旭
 
  解冻三方法
 
  1.空气解冻法  
 
    一般有两种,一是将冷冻食品从冷冻室取出放入冷藏室,这种解冻方法时间长,但解冻食品的质量好;二是将冻结的食品从冷冻室取出,放在室内空气中解冻,这种解冻方法受气温的影响较大。采用空气解冻法必须注意食品不能时间太长,解冻后的食品细菌繁殖快,容易造成食品腐败变质。
 
  2. 流水解冻法  
 
  冻结的食品急需食用时,可用流水解冻。
 
    采用流水解冻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冻结的生食品不要完全解冻,当解冻到用刀能切开时就可以烹制;二是不能解冻过头,如肉类、鱼类等食品全部解冻就会有大量的血水流出。对于经过蒸煮的熟制品经过冷冻后,在解冻时可采用加热解冻法。但解冻时必须注意要加少量的水并用小火慢慢加热,且不可操之过急,防止用大火解冻造成外烂内冷的现象。
 
  3. 微波炉解冻法  
 
    微波炉除能烹制主、副食品外,解冻食品也是微波炉的“强项”。它是利用电磁波使冻结食品中的极性分子以极高的速度旋转,利用分子之间的相互振动、磨擦、碰撞的原理来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冻结的食品从里到表同时发热,这就极快缩短了解冻时间。
 
  低温速冻才是关键
 
   市民乔女士的儿女刚刚给她送来一个10公斤的肉类礼盒,“这是女儿公司发的年货,我自己还买了不少刀鱼,冰箱里放不下了,都冻在窗外。”可让乔女士郁闷的是,冷冻的肉白天化、晚上冻,还没到一星期,阳台上就冻了一摊水,散发出腐烂的味道。她打开纸盒一看,鲜肉都已经泛白,有的地方已经腐烂了。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学院教授姜长阳介绍,冷冻食物讲究的原则是“低温速冻”,当零下18摄氏度是安全的冷冻温度,低温可迅速将鲜肉的细胞膜和原生物质中的水分冻结成固体冰晶,使营养成分流失量减少,起到保鲜作用。而现在大连的户外温度没达到迅速冷冻的标准,即使最冷的几天,大连户外的温度都没有低于零下16摄氏度,根本没达到安全的冷冻条件。
 
   而如果冷冻的过程比较慢,固体冰晶不能迅速形成,各类细菌就有了繁殖和生存的时间,“比如有一种叫小肠菌的细菌,这种细菌很适宜在0℃~4℃的环境生长,冷藏过程越长,它繁殖的也就越多,吃了这样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肠道性传染病。”
 
    此外,缓慢冷冻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也非常明显。“不少人发现,缓慢冷冻的肉质发白,甚至变黄,这主要是肉类血红素也在冷冻过程中被严重氧化,让肉的颜色变淡。如果发现肉已经变成了黄色,那就意味着它已经被严重氧化了,最好就不要吃了。”
 
 
  反复解冻成细菌培养器
 
    户外的天然冰箱不仅达不到迅速冷冻的低温条件,在阳光照射下,阳台这个“天然冷冻库”温度更不稳定,白天很容易超过零下5摄氏度这个食品化冻的上限。所以,现在的温度下,靠阳台保存海鲜顶多只能管一两天,“容易反复解冻,这就是户外冷冻的另一大弊端,”姜长阳提醒说。
  
   在反复解冻的过程中,被破坏的组织细胞会渗出大量蛋白质,形成细菌繁殖的温床,以致解冻过的食物相比未经冷冻、解冻的同类产品,其腐败速度要快。此外,在反复解冻再冷冻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维生素、矿物质都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而受到损失,让食物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最可怕的是,以前,曾有报道介绍,曾从反复冷冻的肉中,检测出一种致癌物质,冷冻的次数越多,食品中这种致癌物质的浓度也就越高,对人体的影响也就越大。
 
    “特别是鱼虾贝类携带的微生物比一般食品都多,而且还都是深海微生物,非常耐寒,一般的冷冻条件都很难抑制它的生长繁殖,在户外冷冻储存更加危险。”
 
    在储存的各类食品里,包装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真空包装的腌渍食物是最耐放的,因为其中的高盐度可以让细菌完全失水、无法生长繁殖;真空包装的要差一些,尽管其携菌少,但也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否则食物各种成分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放久了也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另外,普通包装的食品是最不耐放的,最好不要超过3天,如果时间长要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