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同学都想做一位健康的中学生,所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只有同时具备两项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对于生理健康,大家都不难做到,只要经常锻炼身体便可达到。但心理健康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九条标准:
一.认知能力正常,智商在90分以上(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二.情绪健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对生活、学习充满自信,能很好地控制情绪、表达内心情绪,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自我意识健康,且悦纳、完善自己:自我意识健康: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但不过分乐观与悲观; 悦纳、完善自己:既是自己喜欢自己,且能让别人喜欢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若一个人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怎么让别人喜欢你?
四.意志品质健全:若想得到良好的意志力,必须从自身的习惯做起,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拥有良好的意志力。
五.人格健全、行为正常:既是品德如何,大脑神经发育是否完全。因为只有大脑才能控制个人行为,具有其年龄段所适应的行为,若超出这个范围则是不正常的行为,他的心理就不健康。
六.人际关系和谐:既是善于与人交往,且喜欢与人交往,往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他的性格,人际关系好的为人较活泼,不好的则比较沉默,久而久之,会产生自闭心理,而心理的发育往往赶不上生理的发育,产生心理疾病。
七.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应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而且关系个人的生活质量。
八.心理能力符合年龄的特征:心理能力是指个人心里想的,而心里想的应符合其年龄段的特征。
九.性心理结构健全:性心理是每个中学生都会有的,对于这种心理我们不应该感到可笑,人是高级动物,每种动物都具有这种行为,我们不应排斥它,忽视它的存在。 |